韩非子处世之道 建立在利益与权力基础上的关系,如何维护
韩非子处世之道 建立在利益与权力基础上的关系,如何维护
处非道之位,被众口之谮,溺于当世之言,而欲当严天子而求安,几不亦难哉!此夫智士所以至死而不显于世者也。
楚庄王之弟春申君,有爱妾日余,春中君之正妻子日甲。
余欲君之弃其妻也,因自伤其身以视君而泣,曰:得为君之妾,甚幸。虽然,适夫人非所以事君也,适君非所以事夫人也。身故不肖,力不足以适二主,其势不俱适,与其死夫人所者,不若赐死君前。妾以赐死,若复幸于左右,愿君必察之,无为人笑。君因信妾余之诈,为弃正妻。
余又欲杀甲而以其子为后,因自裂其亲身衣之里,以示
君而泣,曰:余之得幸君之日久矣,甲非弗知也,今乃欲强
戏余。余与争之,至裂余之衣,而此子之不孝,莫大于此矣
君怒,而杀甲也。
故妻以妾余之诈弃,而子以之死。
从是观之,父之爱子也,犹可以毁而害也;君臣之相与非有父子之亲也,而群臣之毁言,非特一妾之口也,何怪夫贤圣之戮死哉!此商君之所以车裂于秦,而吴起之所以枝解于楚者也。(《韩非子·奸劫弑臣 12》)
处在不合理的地位,遭受众人的诬陷,淹没在当世的舆论中,却想在严厉的君主面前求得平安,不也是非常困难吗!
这就是有智之士到死都不能在社会上享有声望的原因。
这就是智士的困境:身处不利环境,遭受诽谤,却想保全自身。
楚庄王的弟弟春申君,有个宠妾叫余,正妻叫的儿子名叫甲。余想让春申君抛弃正妻,于是自残身体哭泣说能做您的您的妾,我很幸运。然而顺从夫人就无法侍奉好您,顺从您又无法侍奉好夫人。我实在不贤,没有能力使你们都称心,势不能同时侍奉好,与其死在夫人那里,不如
死在您面前。我死以后,假如您身边再有得宠的人,希望您一定要明察,不要被人笑话。
春申君听信余的谎言,抛弃了正妻。余又想杀甲让自己
的儿子做继承人,就自己撕破自己的贴身衣物,哭着对春申君说:
我受宠于您这么久,甲不是不知道,现在竟想强行调戏我。我和他争执,以至于撕破了我的衣服。孩子不孝,还有比这更过分的吗?
春申君大怒,杀了甲。所以,正妻因宠妾的谗言被抛弃 儿子也因此被杀。
宠妾余通过自残、哭诉等手段,一步步离间春申君与正
妻、儿子的关系。妥妥的宫斗剧啊。
由此看来,父亲爱子,尚且会因诽谤而加害,君臣之间
没有父子关系那样亲密,而群臣的毁谤更不只是一个妾的搬
弄是非所能比的。难怪贤人圣人要遭到杀害了!这就是商鞅
在秦被车裂、吴起在楚被肢解的原因。
血浓于水的父子亲情,尚且经不起谗言的侵蚀;更何况
职场上下级之间,本来就是建立在利益与权力基础上,缺乏
血缘纽带。彼此间的交往更是掺杂着现实的考量,不要枉谈
毫无保留的信任。
从春申君被妾室操控,到现代组织中的领导被小团体蒙
蔽,人性从未改变,唯有机制在进化。建立透明化决策流程
比依赖明君更可靠。
权力的游戏本质是信息的战争,谁控制叙事,谁就控制结局。在这个讲故事的时代,面对一张照片、一段视频、一滴眼泪,无论多聪明的人也很容易被感动。